今天是: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
往事回眸 建州那一年
字体:【 】   作者:  来源:  发布时间:2018-04-11   阅读次数:

张 善 尧

 

1958年4月,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成立。那一年我十四五岁,已进入文山中学读书。花季纷芳,当年的我,很像盘龙河边杨柳树上的一只蝉,蜕去了童年的淘气,增添了少女的稚气、灵气和好奇心。整天无忧无虑、无拘无束,天真活泼,在学校里,爱说爱唱爱跳,学习认真,还当上了班长、文体委员,下了课就与同学追逐打闹,乐在一起。

建州的日子,州上要召开庆祝大会,会场就在我们学校的操场上(当年中学在城中,搬迁后做“文化宫”)。文山城各机关单位、学校、社会团体、工厂街道和附近村寨的农民,以及各县派来的代表团,都穿上自己最整洁干净的衣服,排着队,手里拿着三角小红旗、敲锣打鼓从四面八方涌来,有序地进入文山中学的大操场上,不一会,会场就聚满了队伍。人人挂着笑脸,很高兴、很激动,像过盛大节日一般。会场上,高音喇叭里播放着动听的音乐,翠绿的松枝装扮着主席台,台口上方贴着“热烈庆祝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大会”的标语。大会开始,新任第一届州长罗运通讲话,接下来又是几位领导讲话,掌声一阵接一阵,会议约莫开了三个小时,我们只顾高兴、鼓掌,台上讲的根本记不清。会议结束,开始游行,学校把体操队的男女生分别集中到教室里换装,女生穿的是连衣裙,我一穿上,一下就羞红了脸,连衣裙又紧又短小,太露了。一时任性,马上把裙子脱下,重新穿上了自己的土布花衣。体育老师见了,马上走过来催我,说:“快把衣服换了,马上要结队上街游行了!”“我不穿!”我说。“不穿就回你们班,到队伍后面去!”

体育老师瞪了我一眼,又去招呼其他同学去了。同学们围上来问我,我悄悄地把原因告诉了她们,她们听了,一个个蒙着嘴笑弯了腰,边笑边说:“是呀,没办法,学校要求穿就穿吧,你看我们都穿了!”我一看,大家穿得花枝招展,好看极了,自觉没趣,“扑哧”笑了一声,赶快回到屋里换上了连衣裙。(这事虽小,就发生在建州游行那一天,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)。队伍结合,体育老师又拿来许多彩色花圈,每人发了一个,我们按训练时的要求,听着口哨,双手把花圈举到胸前,迈开健美的步伐出发了……

游行队伍沿着新拓宽的东风路前行,我们走一段路就停下来,做体操表演,告一段落又挥动鲜花向前,就这样,走一段停一停,舞动青春,展示风采,积攒了很多人气,路两边,密密麻麻挤满了许多人。老人看得乐呵呵的,小孩一直追随着我们,我们停下表演,他们就在路边指指点点,大声吼叫,无形中成了我们的啦啦队,在他们的吼叫声中,我们的表演很起劲、很卖力,真不知累。体育老师吹着口哨,面对我们倒背行走,边走边挥动着手势,那神态,更是得意非凡……

约莫一个小时,游行队伍到达百货大楼旁的一块空地上,在一个临时搭起的检阅台前表演、检阅,接着文山城附近水车寨、响水桥、灰土寨、攀枝花、大沟绞等地的游行队伍,他们化了妆、换上了新衣裳,像过大年一般来参加庆祝会,壮族的纸马舞、手巾舞、棒棒灯等舞蹈格外的吸引人,观看的人把舞蹈队围得水泄不通,装扮十分讲究的,要数身穿蓝色土布长裙的壮族妇女,腰后臀部位置还褶起一个高高的裙角翘起,很像田螺的尾壳,很美。

不一会,苗族的队伍过来了,打头的是苗族芦笙舞队,芦笙足有四五十把,声音宏亮,十分好听,舞姿变化多样,领头的还可吹着芦笙,就地打滾、拍脚,惊险万分,芦笙队后面紧跟着长长一队穿着苗家花衣裙的咪彩(小姑娘),右手持着纸糊的竹篾小花伞,左手随着脚步摇摆,边走扭动身体,把花裙摆成了一朵花,耀眼夺目,吸引了众多围观的人群。芦笙舞队一路前行,所到之处,就像水中的快艇拨开水面一般,人们“哗”地闪朝两边,看他们精彩的表演……接着,还有花灯队、高跷队、秧歌队、杂技表演队等,真是热闹非凡!

建州庆祝活动举办了三天。围绕州庆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,体育比赛、文艺演出,诗歌朗诵、歌咏比赛,学校各种各样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。州里安排的活动,白天在中学的操场上有高空杂技等表演,晚上在学校讲台上演出歌舞、戏剧,还有省外的祝贺团参加演出;操场上放映露天电影,观众自带小凳子,看到精彩处,前面的站起来遮挡了后边的,便会立刻引来一片“坐下,坐下……”的吼叫声。说来,这也是一种热闹气氛。整个文山城很热闹,各种各样的小摊贩遍街都是,坐地开店的,走着叫卖的,庆州庆的人们如潮水一般,成群集队,有说有笑,穿梭于大街小巷……解放了,建州了,人们的日子安定了,好起来了,人的心情自然也就轻松多了。

作为州府所在地的县城,文山城的街道也足够从四面八方涌入城内参加州庆的人们逛逛了,街道虽窄,但有数不清的巷子,像个迷宫一般,沿着穿城而过,弯弯绕绕的盘龙河两岸布局,一会儿城中,一会儿河对岸,路不熟悉,逛一天也逛不完。

从1950 年文山城解放那年说起,我印象中的文山城,有围墙、城门、石板路,破旧的民房几乎遮盖了小街小巷的天空。城内坡坡坎坎多为土路,雨天,泥泞路烂,湿滑难行;晴天,风过灰起,尘土飞扬,让人睁不开眼。老百姓穷得丁当响,遍街心,绝大部分人穿着打了许多补丁的土布衣裳,沿街叫卖不绝于耳,菜农大清早就挑着菜卖“转转街”,小贩不分早中晚都在街上,

卖臭豆腐的、卖豌豆粉的、卖凉卷粉的、还有卖甜白酒的,应有尽有。晚上,文山城是座黑城,到处黑黢黢的,天一黑,就家家关门闭户,街上无人行走。富裕人家点汽灯,普通百姓点个小油灯,贫穷人家,烧根毛蜡烛,闲聊一会,摸黑睡觉。偌大一个城,静悄悄的,偶尔,街道上传来谁家孩子的读书声,过一会有阵阵二胡或者洞箫委婉的音乐声;时不时有卖五香花生、瓜子、火柴、灯油的小贩路过,大声吼叫着,给街道上带来一点生机。夜深了,就听得见更夫打锣报平安的声音了。我家的住房离州政府所在地不远,早晚听得到部队休息和起床的军号声,悠扬、清脆,很有安全感。

读到中学,正是同学结伴满城跑的时候,认识文山城就在这个年龄段。放了学,几个好伙伴相约在一起,到大街小巷走串,看街市、看新鲜、看民风民情。隔三差五有空闲,只要有同学提议,大家立刻响应附合,一群一伙的,唱着打闹着,穿街过巷子,喧闹不停。满街忙于生计的人们,看我们一群燕子般叽叽喳喳的飞来,总会停下脚步让到路边,舒展他们布满皱纹的脸庞,分享我们天真烂漫的快乐,我们却毫无察觉。用不了多久,我们就成了文山城的“活地图”,有人问路时,哪条街巷、怎么走,说得清清楚楚,此时,总会讨来一声“谢谢你”的回报。

那时候,文山城最热闹的街是大西门、小西门,这是城中的金融、商业中心。小西门的商铺繁多,一家接一家,布店、中药铺、西药铺、诊所、日杂百货店,比邻皆是。小西门两边的房屋,一排是建在梁子坡下面,虽是两层简陋破旧的木板房,房屋狭小,路面不平,顺坡往上盖,家中也有小坎小坡,一层为临街铺面,从事经营做生意。从外面看,房子虽旧,但有铺面,也算得上有钱人家了。街对面的一排房屋,又是另一种特色,房屋沿盘龙河而建,一层有一半的柱子是从盘龙河中支撑起来的,二层一半的房屋伸进河道中,沿街都是吊脚楼,进得屋去,站在悬空的楼板上就能感觉到河水流动带来的颤抖,令人担心,只能在一楼地面上经营。晚上,店主和多数店员多不在店里住宿。只留一个看守店员。店主在其他地方另有住房,如南门上坡就有几家小西门店主的住房。

小西门的生意十分兴旺,逢年过节,人流拥挤不堪,因在山坡下临河边,街道窄长,日照短,光线阴暗,店铺过午点灯,全靠汽灯经营,街上人来人往,路两边的地摊山货又占据了一些路面,中间的人流往来,摩肩接踵,偶尔,还有因相互闯撞而争吵的……忙于营生的人们谁也不当回事,拌嘴的拌上几句也就罢了,毕竟是街窄……大西门的环境要稍好一些,街道宽、路面平,路两边的房屋较为整齐,房屋建筑古色古香,梳楼花窗、休闲茶座,沿街可见。如果说小西门是面对民间百姓和乡村买卖、做乡土生意的地方,那么,大西门则是面对商户,外贸交易的所在。除了有很多的机关单位分布在这条街上外,这里的商店装璜要讲究、排场得多,理发店、裁缝店、绸布店等,清雅宜人。食品店、糕点店尽显特色。即便是拉着锅灶到这里卖豆花、卤菜等熟食的商贩,也是出自城中有名气的商家,深受城中居民百姓的喜爱,早中晚饭桌上菜,必定到此专户购买一二。诸如:猪脚稀饭、温淘米线、铁板煎饺(烧卖)、凉鸡米线、凉卷粉,菜豆腐、豆花……走在大街上香气扑鼻,让人馋涎。鼎鼎有名的朱家卤菜是我最喜爱的,卤猪肉做得最好吃,颜色酱红,肉质鲜美,味道纯正,又香又糯又甜,当然,价格也要贵一些,不单是卤肉菜,大西门街市的货品、食品,普遍都要比小西门贵好多。我们家来买卤肉,也是十天半月才有一次,那是很奢侈的。

文山城的商业街,除了大西门、小西门、南门上坡这几条较为热闹的街市外,其他还有一些专业特点很突出的街道。比如皂角街,主要经营小旅店、马店,卖日杂百货的小店铺以及小摊小贩也很多,解放初期,马是货物运输中的主要工具,马店生意特别火,生意不错,人流量大也很热闹。

小西门外的奔河坎,风景较好,来这里游玩的人也多。穿过小西门出了门洞,就见一排两层楼的破旧民房面对盘龙河沿岸伸展出去,街对面紧临河,砌有三米高的挡墙为河堤,堤上建有石栏,石条宽大可坐人小憩,堤外有从河中长出的一排近百年的杨柳树护堤,夏季,绿树成荫,垂柳摇曳,抚摸着河面,景致分外动人。这条街虽临河,涨洪水极少上岸。河对面是一大片石榴园,开花季,石榴花红如火焰,石榴叶绿如翡翠,红花绿叶分外养眼。

奔河坎这条街,主要经营鞭炮,雨伞,炮仗和雨伞都是自己生产,走在这条街上就闻得到火药和糊纸雨伞的桐油味,我姨妈家就住在这条街,小时候母亲经常带我到姨妈家走串,我经常到大门外扶着石栏看河水,因而,对这条街的印象十分深刻。

梁子坡是文山城最高处,街道建在坡顶上,因坡而得名。文山人到这条街购物就只叫“梁子坡”,外地人听不懂,还以为去爬坡呢。其实,“街”与“坡”融在一起,二者皆有,可谓既爬坡又赶街。原先坡上只有一排房子建在靠山面,出门跨过街就可看见坡下的小西门街市,风吹而过,坡面会腾起尘土卷成旋涡风让人避让不及,下大雨时土坡还会跨塌,危及坡下的人家。我小时很讨厌这条街,不常来。上中学了,很好奇,尤其和乡下来的同学们一起走串,无论什么地方都要走到看到。记忆中,我们走串过的街道还有:文兴街、万松街、威远街、上条街、下条街、三步两座桥、北桥、南桥、南城门外的振华街、州医院后面的兴隆街……在南城门外左边城墙脚下,还搭建有一排简易破烂的民房(贫民窟),挨家挨户大门对着城墙,门前沿墙脚走出了很窄的一条土路,下雨天,水自然流淌,土路就变成了排水沟,住户大多是菜农,闲时,年轻力壮的外出打点短工;有点技能的,帮别人料理婚丧喜事、吹喇叭、抬轿子,挣点钱维持生活。在他们简易的房屋后面,南门外沿盘龙河边,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大片菜地。菜农多了,常耕于此,日久天长,谁能说那条既是路又是排水沟的通道,不会被踩成一条街呢?

当年,依我们一帮中学生的眼光,文山城是一个破烂不堪、人穷寒酸,食寐简单的小县城,像一个衣不蔽体、食不裹腹的老人,看过心中就会生出几分悲凉。建州了,百废待兴。同学们聚在一起逛城,总喜欢指指点点,直言不讳,言谈中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幻想:“唉,要是这里有一座桥多好呀!……”、“要是在这里建个亭子多好呀!……”、“要是把石榴园建成个公园多好呀!……”一群学生娃,边走边议论,叽叽喳喳,仿佛长了一对梦想的翅膀。

六十年风雨沧桑,六十年开化巨变。在党的领导下,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,摸着石头过河,不断探索着国家建设发展的新路子。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党中央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狠抓两个基本点,实行改革开放,发展经济。的目标和任务,使中国走向了经济发展的新路子,党的十八大以后,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,全国人民为实现“中国梦”、各行各业“撸起袖子加油干!”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,经济、文化、科技、教育、农业、工业等全面发展,迅速赶上和超过了发达国家,许多尖端科技和发明领先世界水平,成了世界科学技术的领跑者。城乡建设日新月异、旧貌换新颜。

回看文山,高楼林立,靓丽无比,交通四通八达,人们精神面貌大为改观,到处莺歌燕舞,一派祥和喜气。旧的街道没有了,新的街道漂亮了。认路认家,成了我们老文山人的新课题。

记得前年清明我回家扫墓时就闹了个迷路的笑话。亲朋故友邀我相聚,告诉了电话地址后,还附带了一句“你找不到路,在家等着,我们来接你!”我听了只觉好笑,心想,从小在文山城长大、工作了多年,文山城还有哪个角落我不知道?于是,出了家门,辨明方位,我就沿街慢慢走,走啊走,边走还边看街景和高楼大厦,才走了一段路我就开始分不清方向了,到处宽阔大道,灯光闪烁,似相识,又不曾相识,犹如走进了迷宫。转去转来,弯弯拐拐又回到了原路上,人开始糊涂了。咦,怪了,明明是这边嘛!心中无底,只好求助电话,对方先开口,“张老师,你现在在哪里?”我说明了路边的一家大商店,对方明白了,急着说,“你就站在门口别走了,我马上开车过来接你!客人都到齐,就等你了。”我听了,一下子羞红了脸,怪我?还是怪文山城?!是的,文山城长大了,长变了,变漂亮了。

让我最最感动的就是穿城而过的盘龙河。

原来的盘龙河,九曲十八弯,泥沙阻塞,水流不畅,夏季常发洪水,文山城三年就有两年要被洪水淹。东风路、沙坝地一带,还有老北桥、石榴园等低洼处的居民住户常受涝灾。直到自卫还击作战那年,部队驻扎文山,借助部队的人力和资源修通了“爱民河”,城中才基本解决了洪水淹城的问题。但是,盘龙河依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根治的问题,每年的洪水不断地冲塌河岸,改变着河道,两岸庄稼地瞬间就变城了沙滩,河道淤泥层层填阻,水位越来越高,水灾泛滥,淹没田地庄稼,危害着农民的收成。随着城市的发展,旱季,几近干涸的河道中堆满垃圾,河道变成臭水沟,老远就能闻到河中散发出的难闻的气味,真恨不能让它绕城而过,不要在城中散发出刺鼻难闻的气味……

如今的盘龙河,已是一条不可多得的金银河。河两岸,十里长堤宛如银蛇延伸到城外,河上架起多座各形各样、彩虹一般、造型美观的桥梁,宽敞、秀丽,长堤护住宽广的河面,河道淤泥清理得干干净净,河水清洌;河道上,层层建起了拦河水坝,敢叫河水听命调遣;旱季河道再无干涸之象,一年四季河水清澈,可见倒影,调节着城市的气候,陪衬着秀丽的城市风光,吸引了众多的摄影爱好者。沿河两岸,翠绿的垂柳轻拂水面,夏季,绿近墨色,光影匝地,浸染堤内的水面,别有一番风光。从城内河段向城外上下延伸,岸边已成花园,绿树葳蕤、曲径通幽、鲜花遍地,既是散步、锻炼、遛鸟的好地方,又是年轻人幽会的最佳处。

盘龙河啊,历经六十载春秋,至今,您才真正显现出丰满的青春,多么的诱人,多么的美丽动人,让人留连忘返……

置此建州六十周年之际,我深深地为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而骄傲、自豪、祈福!

党的十九大提出,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。其中,生态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,可以预见,我的家乡——文山,未来会变得更加美好。

 

作者简介  

张善尧 女 汉族 1942 年7 月生,云南文山人。1960 年参加工作,从中学选进州文工团。1972 年调州文化馆图书室任图书管理员,从事图书借阅、清理、采购、分编等业务达18 年。1990 年7 月调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工作,喜欢阅读中国传统小说、散文等。工作期间,边上班边自学,在丈夫和省图书馆编辑老师们的指导下,开始从事写作。有《一切为了读者——图书管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点滴》(1983 年第1 期)、《“两户”兴办图书室,科技敲开致富门》(1984 年第二期)等多篇,在《云南省图书馆》(季刊)、《云南边疆》等期刊上发表;另有散文《悠悠故乡情》、《清明情思》、《观荷随想》等在文山日报发表;有回忆录《家、老屋、年夜饭》、《慢度人生、笑对夕阳》、《马尔代夫之行》等,在《七乡晚晴》(内刊)上发表。记实作品《我的图书情缘》获云南省文化厅畅谈十八大征文二等奖,并被收录于省文化厅《征文集萃》丛书。